2015上海智慧课堂与移动学习论坛在沪举办

“智慧”课堂,设备是其次,云端唱主角

2015上海智慧课堂与移动学习论坛在沪举办
1

随着互联网、移动端应用、多媒体等IT技术的发展,教室这个环境面临新的重构。以 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富媒体技术等等创新手段可以怎样来改善课堂的环境?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课堂互动教学的方式,怎样应对新的要求?在 3月25日举办的“2015上海智慧课堂与移动学习论坛”上,沪上知名移动学习专家和专业机构学者进行了一场“黑板和鼠标”的对话。

建设智慧课堂,首要考虑的是什么?设备到底有多重要?

2

国内智慧课堂引领品牌“网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客座 教授、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会长戴剑飚认为,智慧课堂的设计,绝不是把教师的讲课过程放到电脑或PAD上。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们讲课的声 音、姿态、眼神等都是最为宝贵的课堂学习元素,设备只是辅助手段,就这些设备在学习环境中的作用而言,简单易用才是王道。

戴博士认为,电子设备越多,系统的启动花的时间越多,不但增加教师使用难度,还增加了出错的机会,几个出故障就容易扰乱课堂。所以PAD要用,但要聪明地用。智慧教室更需要智慧配置。

戴博士同时提到,课堂教学另一重要作用,是对于教学数据的积累和统计。后台累计的学习数据可以对教和学两方面起到跟踪和指引作用,既可以供教师反馈改进教学效果,也供学生自查,还可以供上级随时了解教学成果。智慧课堂是看得见的大数据。

其后,上海市特级教师、奉贤区副区长倪闽景以“技术之外”为题,揭示了学习技术的三大定律以及未来学习将发生的五大变化。

上海市电教馆馆长张治的“问题云”与“创新雨”——让人类的大脑联结起来;上海教 育杂志社副总编沈祖芸的“未来课堂的三个新路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顾小清的破坏性创新 VS 承传性突破;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市十一学校物理教师周瀚洋的“课堂上的漂移式互动”等主题演讲都得到了与会嘉宾们的热烈呼应。

3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电教馆、上海教育杂志社、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等主办,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教育专委会、上海创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格致中学共同承办。

网班微学堂平台成为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微课程大赛专用平台

由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和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2015第六届上海高校心理健康微课程大赛即将举办。

2015年3月17日(周二)下午1:30,在教科院大礼堂进行了做移动微课程培训及第六届高校心理微课程大赛启动仪式。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李兴华处长和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的相关领导会就本次比赛做介绍,本次大赛,网班微学堂移动学习平台成为微课大赛的指定使用平台。参见 netban.cn。

在3月17日的启动仪式后,网班微学堂创始人戴剑飚博士及其团队还为数百位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各个高校的参赛教师们进行了制作移动学习微课程的现场培训。微学堂的易用性、互动性等收到与会教师们的高度评价!

 微课程大赛启动仪式

微学堂收到感谢信!

在2015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公司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 — 来自常州光华中学的感谢信和锦旗:“科技引领学习,移动改变差异”,感谢微学堂对特殊教育作出的贡献!

20150215152413549

2014金秋九月,微学堂为江苏省特殊教育示范基地送去了温暖,常州市光华学校是一所特殊智障学生的学校,这所始创于1986年的九年制教育现有近200名学生、23位专业教师。在日常信息化教学中,学校已经开始运用苹果平台上的多种APP教育软件应用,但尚缺少专门的特殊教育网络平台,APP软件虽然丰富,但对智障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微学堂针对教育机构搭建的个性化移动教学工具,恰好能根据不同的教育人群的需要,便捷、稳定、易于使用,为师生提供全新的教学应用和学习方式。微学堂研发团队在多次走访和调研该学校的情况之后,结合特教工作的特点,为光华学校开发了专属的移动网络学习平台,帮助该校解决了特殊教育资源送教上门的问题,并填补了江苏省智障教育在信息技术和教学体系研发上的空白。

此次“微学堂”为光华学校订制的“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特殊教育平台,缓解了学校没有特殊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的捉襟见肘之急。光华学校葛老师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会把微学堂定制的移动学习系统,作为“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平台,将省内优秀特殊教育资源和最新资讯放入其中与省内特殊教育同仁分享,并让授课老师利用该平台为智障学生定制课程,让智障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

人民网报导微学堂

陆游:用移动思维来学习 “微学堂”成职业培训新宠

人民网上海1月28日电 (周茹芸)微学堂wxt99.com是一个为知识分享、移动学习而构建的移动互联网学习与分享平台。自去年3月正式上线以来,“微学堂”依靠口碑传播广受用户好评,其主打的在线课程学习、在线图文信息发布、微刊分享、活动报名发布等功能,并非简单的将传统在线学习照搬到手机端,而是基于年轻人时间碎片化及移动学习需求的特性,为移动学习找到了真正的契合点。为此,上海创远教育科技总经理陆游向人民网记者畅聊了“微学堂”的与众不同。

    量身定制的企业培训学习工具

既能为高校的教学做移动学习的辅助与补充又能有效服务于机构用户,这是“微学堂”和其他同行最大的区别。“为机构服务,为其解决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陆游简而言之地概括了“微学堂”的目标群体之一企业用户。

由微学堂提供基础的模块构架,企业根据自身风格选择不同板块内容,并根据企业风格定制专享界面。而在学习内容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制作针对性的微课件,也可以利用平台现有的课程进行培训学习。“有些企业以销售为主,就可以在微学堂上开发有关沟通、谈判、礼仪方面的课程。”

移动平台的授课和学习都是时间弹性的,这也为时间零散的工作者提供了培训的时间。“每个部门的老大都是业务好手,肚里有货但不擅长或者没时间讲课,再加上销售人员满世界跑,聚集起来上课比较困难。”针对这一状况,部门负责人可以自编课程放到微学堂移动平台上,而员工利用上下班等碎片时间来进行应知、应会型知识的学习。

“销售人员可以在拜访客户的途中或间隙来学习,每页之后都会有问题与学员进行互动,知识管理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团队人员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不要求像大学英语的阅读理解一样非要难倒你,而是尽一切可能让学员知道、掌握,并且有趣些。”

“我们有好几个企业客户都特别接受这一理念。他们自发的形成,每个业务部门一把手积极参与创建一门至少30-40页充分代表本部门核心业务知识点的课程,让团队成员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教学内容做到了完全的度身定制。”

    “互动型”的移动学习

“我们APP的界面很朴素,分为课程学习,主推课程,微刊分享,互动问答,听道讲坛等主打功能,在机构购买VIP账号后,根据需要开设课程或者在平台上选取已有课程。”

是独创了更为便捷与轻巧的在线编辑课程、在线学习,与云端服务器直接交互的网页流技术。虽然,这对服务器的响应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服务器必须满足实时编辑、实时修改的要求。但是,基于强大的云计算应用与安全稳定的云服务器部署,体量轻、重互动的微课程能使得用户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也能流畅学习。

“现在都号称移动学习,但是很多移动学习,就是把以前在线学习的内容一股脑搬到手机上,然后学习者再从手机上下载,这不叫移动学习。”

    不同于其他学习平台,微学堂的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互动与反馈。

“以前看视频课程学习,虽然必须要用个人账号点开,但点开后还可以做自己的事,别人不会知道你是否真正看了,看得如何。而微学堂不行,每一个页的反动,都设计有激励学员学习成就的互动环节,对学员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这是微学堂平台主打的学习功能。随时随地移动学习,无缝对接,有时间就可以拿出手机学习,在家可以用pad学习,也可以用电脑学,主流终端全部无缝对接,用同一账号登录即可从上一次学习暂停的地方开始继续学习。”

考虑到将来移动学习习惯的发展趋势,“微学堂”上的图片都会由后台程序自动压缩、适配,响应式设计使内容可以适合目前主流手机屏幕的大小,使得课程页面可以快速、便捷的打开,不会卡、占用流量小。

而微学堂的课件制作也极其简便,颠覆了以往老师最为头疼的课件制作,必须要经过培训,必须要依靠专业团队。而微学堂移动学习平台的课件制作,无需培训,更不要专业团队帮助,“你只要会Word和PPT就可以快速,高效设计出一门互动新颖,学习有趣的课程了,系统支持多格式图片、流媒体、Flash等各种资源媒介。”这一网页流课件制作技术已经申请并获得了专利认可。

“微学堂主要解决了传统移动学习,学没学不知道,学的怎么样不知道,有时间没学习内容,有学习内容却没时间学习,课件制作麻烦的四大问题。企业知识管理者能在后台清楚地获悉学员是何时学了这一页?在这一页上停留了多久?看完这页的文字、图片、视频或听了音频之后,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也就是完全掌握了员工是否学?何时学?学的如何?提高了培训效率。”陆游说。

    移动学习不求专精,节约成本

由于手机屏幕的大小和移动时间的碎片化,微学堂上没有大段的视频或者文字。“人的专注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微学堂的课件上,我们将这些内容切成很小很碎的知识点,务求了解、知道即可,不追求学的高深。”

陆游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比较多,有时说话不拘小节,老板比较头疼。有了微学堂这个平台,老板很高兴,编了门《办公室商务礼仪和职业》,其中说道,当你想和隔三个座位的同时说话时,A:打电话;B:发微信;C:写邮件;D:直接喊。这个很有意思,只要说一下就行,但是老板要求员工每人都得学这门课程。”

陆游认为,“微学堂”不是仅仅可以做到为教育服务,也可以是知识分享,“有知识便可上来分享,想提高就上来学习。”

相比于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的节省将更加直观。“比如中国银联之前将银行卡的磁条交易上升为芯片交易,从刷卡变为插卡或挥卡交易,其整个收银流程可能会有3到4步的变化,取消交易和退款交易也有所变化。银联有500位专职讲师,在面对全国一千万个特约商户的收银员的培训需求时,至少也要多年才能培训完。

通过为银联支付学院的官方微信号开设专属入口,在不增加额外推广成本的前提下,银联支付学院收银员培训项目获得极大的人员关注与学习热情。我们为其定制的界面,包括内容和功能按钮全部按照银联风格进行专属定制。”

    微信分享、投票征集等衍伸服务

“微学堂”便捷的发布系统使得及时分享成为了可能。“现在的媒体很发达,你在移动时发现一篇文章或一个案例不错,在手机端就能直接使用微学堂移动学习平台上的微刊发布与分享功能,再从本地上传一张图片,编辑标题就可生成一篇排版与编辑不逊于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内容,马上就可以在朋友圈转发分享。现在一些中小型企业非常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打造,全员营销,通过微学堂可以及时发布公司最新动态与新闻,时时传递企业的价值观。”

“微学堂上的这个‘微刊’功能,使你在本账户发布的所有文章自动形成一本类似网络杂志样式的刊物,随时随地与朋友分享。如果你喜欢打网球,就可以发一篇“网球小秘密”,分享打网球的技巧,这无形之中也带动了公司的整体氛围,在公司平台上传递正能量。”

“中国人也许不太擅长在公开场合的观点表态,所以我们专门做了一个移动投票的模块。这个投票很简单,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匿名投票,投票结果将实时出现在显示前端,比如周末公司聚会是去野餐还是唱歌啊,等等,都可以用投票决定。还有,现在自媒体在朋友圈招聘、推荐也很流行,在微学堂这个平台也可以编辑招聘信息。除了编写课程是在电脑上完成之外,其他功能均可在手机上操作。”

“微学堂2014年3月正式上线对外推广,依靠的都是口碑传播。我们的发展速度还是不错的,明年上新三板,各方面的证券公司、事务所已经开始进驻了。目前我们重点用户都是来自机构与高校,企业必须要培训人,员工也有学习的需求,我们尽量节省其必须做的事情中的流程、步骤、时间和成本,就和智能家居一样。”

随时学习、娱乐学习,及时反馈,微学堂的兴起成为了白领族学习的新方式。作为业内领先的教育培训平台,陆游信心满满,“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变化很快,我们抓紧做好应用,做成一个上市公司,不断完善移动学习的体验。微学堂移动学习平台上现有的6个门户按钮,将来每一个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专业服务的业务公司。”

人民网链接 http://sh.people.com.cn/n/2015/0128/c217384-23712504.html

logo

闸北区人保局王光荣局长一行考察摩拜智慧教室

2014年11月6日下午,闸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光荣博士一行,来到摩拜公司考察。王局长一行考察了摩拜公司的智慧教室、移动教育等先进的培训教学现场,对摩拜在移动学习、智慧学习方面的成绩表示赞赏。 摩拜公司董事长戴剑飚博士为大家介绍了相关的技术和示范项目。

1415503433_2542_2941

2014第二届中国(上海)企业级移动应用峰会 — 移动教育分论坛

2014年10月24日,由集团的核心企业摩拜信息与创远教育共同成功在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上海)企业级移动应用峰会 — 移动教育分论坛

著名电台主持人梦晓主持了本届论坛。上海市教委电教馆馆长张治、创远教育董事长戴剑飚博士、三星电子B2B业务总经理徐志毅、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新媒体学院副院长姚彤上海紫竹国际教育中心美国项目负责人赵军、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臧勤、上海市信息化培训协会秘书长童陵枫等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微学堂手机移动学习平台受到大家高度赞扬!

论坛上,还同时举办了上海移动互联网联盟教育专委会的成立仪式。摩拜公司董事长戴剑飚博士等嘉宾为专委会启动按钮!

移动教育论坛2014

《青年报》报导摩拜微学堂平台

近日,一款名为“微学堂”的手机软件在职场青年中引起了关注。学习职场礼仪要点、员工素质提升等“微课程”,让“职场菜鸟”受益匪浅。研发团队成员之一、龙软董事长戴剑飚表示,青年人通过手机学课程,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管理、礼仪等内容也能使自身得到提升。”
邱元登在一家服装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最近几日,无论是在上班的地铁上,还是在等待客户的十几分钟时间内,他都会进入微学堂进行10分钟学习。他表示,本来与女客户见面时,自己并没意识到怎么握手才算礼貌,“看了礼仪课程才知道,跟女客户握手时应该等对方先伸手。”至今,邱元登已经看了有关礼仪、心态和管理三门微课程。在他看来,“微学堂”很符合青年的生活习惯,“在自己空闲时随时随地就能进行学习,把碎片化的时间整合了。而且很喜欢课程的互动性。”
昨日,青年报记者用手机下载了微学堂APP并点击进入。戴剑飚介绍,如今平台上共有IT科技、员工素质、管理、人文艺术等7个“微课程”类别近30门课程。比如一门有关“员工应该如何搭配上班服装”来提升素质修养的微课程最近受到了热捧。“因为十分实用,现在同时有几千人在点击学习,十几页的课程内容,图文并茂,花半小时就学完了。”戴剑飚表示,另外也有人将《西方美术100幅油画鉴赏》等人文艺术类课程传到微学堂,同样也受到不少“文青”的青睐。
据悉,微学堂上线2个多月,已经吸引了五万用户注册学习。戴剑飚指出,有些青年通过电脑学习视频课程,往往会出现课程“空转”的情况,而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手机上进行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我们设计的初衷就是符合青年的生活习惯,同时课程有一定的普适性,青年都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提高。”

1406865492_9545_3175

公司成功实施上海开放大学的数字化教学实验室项目

由上海摩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的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实验室项目,经过工程师们的努力,取得积极的成果。近日,实验室还接待了来自哈佛大学等的一百多位在线教育专家。大家对该项目体现出的在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该项目是摩拜公司的标志性项目,包括智慧教室、电子书包评测、移动学习、学习行为分析、脑波行为分析、中央智慧控制系统等多个模块。附图是工作人员正在调试:

1406864604_3463_1205 (4)

IT时报报导微学堂平台

摘要:面对汹涌而来的在线教育,大学传统教育正在一点点改变。这个春季学期,在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有一门公共选修课程通过网络进行授课。学生登录一款名为“微学堂”的在线教育App完成《云计算概论》的学习,即可获得学分。(微学堂

报导链接:http://www.it-times.com.cn/hulianwang/38697.jhtml

logo